阿尔金山保护区科研工作30余年成果斐然
新华网乌鲁木齐11月4日电(记者储学军 张鸿墀 曹槟)高原严苛的气候、稀薄的氧气、艰险的路程,阻挡不了中国学者对偏居新疆东南一隅,南与西藏接壤,东与青海相连的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科学探索的步伐。
在最近一次的综合科考中,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精确面积得以确定,保护区东西长370.8公里,南北宽192.2公里,总面积为46846.9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80米。
新出版的《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收录了最新的科学考察结果。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种类多、分布广、数量大,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藏羚、藏野驴、野牦牛数量可观,仅此三种有蹄类动物就接近10万头,此外还有雪豹、狼、赤狐、藏狐、棕熊、石貂、香鼬、兔狲、猞猁、藏原羚、岩羊、盘羊、灰尾兔等。
目前阿尔金山保护区及其外围保护地带能确定的高等动物(脊椎动物)种类已由146种增加到204种,其中兽类32种、鸟类166种、两栖类1种、爬行类4种、鱼类1种;植物由241种增加到386种(其中被子植物381种,裸子植物5种)。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第一个以保护高原荒漠生态系统为主的保护区,地处一个群山环绕的内陆封闭性高原盆地之中,主要保护对象有:高原有蹄类野生动物、珍稀鸟类及其栖息地;高原荒漠草甸、沙漠、水系、岩溶地貌等。保护区于1983年5月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85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徐长征说:“阿尔金山保护区高原生态系统结构完整,保留着原始的自然状态,是开展多学科研究,认识生物间制约关系和生态变化规律的理想场所。”
从2011年5月到2012年7月,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科院澳门人威尼斯3966、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以及新疆师范大学等国内院校的专家学者组成的科考队分为自然地理、水文地质、鸟类、资源动物、两栖爬行、高等植物、大型真菌、苔藓地衣及昆虫等组别分别进入保护区进行野外调查。这是中国学者对保护区经行的第二次多学科综合性科考活动。
正是这次考察,摸清了保护区的本底资料,还有许多新的成果和科学发现,爬行、哺乳、鱼类、鸟类、高等植物、苔藓和真菌等类别均刷新新疆或中国新种纪录。
早在1982年,新疆环保局、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所、新疆生土所组织了“东昆仑山--阿尔金山地区综合科考”,拉开了阿尔金山保护区科学考察的序幕, 这次科考活动,促成了保护区的成立。
保护区成立后,1984年,新疆环保局联合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组成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物、兽类、昆虫、医学等专业齐全的综合科学考察队开展科考活动,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样品和资料。
此后的若干年间,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每年都开展了一些常规性调查和专项科学考察。
阿尔金山国家级保护区被国内外研究机构誉为“世界上少有的生物地理省”之一,世界上不可多得的“高原野生动物基因库”,被《大英百科全书》收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等国际组织也因其具有的重要生态和科学价值,也纷纷参与到保护区的考察研究工作中。(完)
来源:新华网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澳门人威尼斯3966网站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