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南麓高寒草甸植被-气候与生产力研究》出版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祁连山地区环境变化尤为剧烈,为世界科学界所瞩目。祁连山位于我国西北荒漠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的过渡区,远离海洋,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和高原气候特征。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其生态系统极其脆弱,气候的微小波动也会使生态系统产生强烈响应与反馈,导致区域生态系统的地理分布格局、生态系统过程与功能发生改变,同时还影响到土壤、植被、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稳定性等。因此,全面了解祁连山区域高寒草甸气候变化特征、植被生产力形成机制及气候与植被的相互关系,是探究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及其周边区域生态功能演化的必要基础,也对退化高寒草地的恢复和重建及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由中国科学院澳门人威尼斯3966李英年、张法伟、王春雨、郭小伟、李杰霞主编的《祁连山南麓高寒草甸植被-气候与生产力研究》一书,已于9月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专著在介绍祁连山地大气环流、总体气候背景的基础上,全面、系统、深入分析了祁连山东段南麓近40年来各类气象要素的日、年、年际变化特征及气候变化趋势,概述了微气象-涡度相关法监测系统所在区域的矮嵩草草甸、金露梅灌丛草甸、帕米尔湿地草甸类型植被群落特征,详细地阐述了3种典型草甸类型植被系统总初级生产力、净初级生产力、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生态系统呼吸的年、年际动态变化及其影响机制。最后阐释了海北高寒草甸植被群落的气候适应性与稳定性。该专著为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观测、生态系统碳汇管理以及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制定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也为从事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研究提供技术依据。
该专著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A0604801)、中国科学院 青海省人民政府三江源国家公园联合研究专项 (LHZX-2020-07)、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项目(ChinaFLUX)、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41877547、31270523、21070437)和青海省科学技术学术专著出版资金的资助。
《祁连山南麓高寒草甸植被-气候与生产力研究》封面